圆实常化论——从六大思维辩证佛教与各教【连载之一】

目  录

一、佛教大小乘分与权实之别▪▪▪▪▪▪▪1

(一)圆实佛教与权小佛教地位辩证▪▪▪▪▪▪▪1

(二)「圆实佛教」——十一要道、圆具化身(七身功德)、十三种识、十三种色▪▪▪▪▪▪▪3

(三)圆实佛教妙用▪▪▪▪▪▪▪10

(四)圆实佛教妙用之因▪▪▪▪▪▪▪12

二、佛教对应各宗教派▪▪▪▪▪▪▪14

(一)「圆实佛教」对应哲学宇宙本体论▪▪▪▪▪▪▪14

(二)「圆实佛教」对应科学宇宙本体论▪▪▪▪▪▪▪15

(三)「圆实佛教」对应马克思宇宙本体论▪▪▪▪▪▪▪16

(四)「圆实佛教」对应恩格斯宇宙本体论▪▪▪▪▪▪▪17

(五)「圆实佛教」对应国教宇宙本体论▪▪▪▪▪▪▪18

(六)「圆实佛教」对应伏羲文化▪▪▪▪▪▪▪19

(七)「圆实佛教」对应道教宇宙本体论▪▪▪▪▪▪▪19

(八)「圆实佛教」对应儒教宇宙本体论▪▪▪▪▪▪▪20

(九)「圆实佛教」对应犹太教宇宙本体论▪▪▪▪▪▪▪21

(十)「圆实佛教」对应宗教宇宙本体论▪▪▪▪▪▪▪22

(十一)「圆实佛教」对应伊斯兰教宇宙本体论▪▪▪▪▪▪▪23

(十二)「圆实佛教」对应有情日常▪▪▪▪▪▪▪24

(十三)「圆实佛教」对应无情万物▪▪▪▪▪▪▪26

三、综述▪▪▪▪▪▪▪31

四、设问▪▪▪▪▪▪▪32

附件一:太极楞严浅解▪▪▪▪▪▪▪64

附件二:太极楞严图▪▪▪▪▪▪▪68

四版 序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习总书记2018年4月23日政治局会议)。

感慨于当今世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习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的现状;受教于《党章》「马克思主义创新」「执政党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开拓创新」的精神鼓舞;谨遵我国历代领导人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科学宗教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针;按照习总书记「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释」的指示;今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角度,从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出发,「挖掘」出《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之义;「深入」于佛、道、儒、宗(耶稣基督三教)、伊(伊斯兰教)、犹(犹太教)等各宗各教宇宙本体论;「符合」于马、恩、毛、习革命导师「哲学理念」;「解释」于日用百事、天地万法……使被教界「尘封」沙劫的「绝学」——哲学社会科学的「一心三藏」破门而出;将之隐晦、艰涩、深奥、玄秘、不可思议的佛门名相概念,明朗化、通俗化、简单化、日常化、具体量化为「宗教中国化」教育;将被政界「封顶」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观共产主义理念,「脱颖」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宇宙观共产主义理念。有望将个人修行与爱党、爱国、爱民、爱教有机结合;有望将传统的「政教互忌、教教互忌」的种种阻隔,转变为「政教互摄、教教互摄」的肝胆相照;有望将消极、半消极型的「权小方便」(权教),升华到积极、创新型的「圆实常化」(圆教);有望将大量资源,回笼国计民生,杜绝曾经的各种乱用、浪费乃至不法鲸吞。

教从缘起,鉴于笔者,既为佛教门人,宜先就路回家,拟再客座他教,谅无可非。

今此四版,新增加伏羲文化、犹太教、伊斯兰教三品,并对原文一些重要段落,作了增删调整。

说明:

1.《楞严经》即《大佛顶首楞严经》,亦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2.《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亦名《妙法华经》《大乘妙法莲华经》。

关键词

六大思维 总理论 最初来源 心之力 共同体 我将无我 十一要道 五大洪名 七身功德 圆具化身 十三种识 十三种色 十一科目 十九科门 十七宗门 三乘圣教 唯一佛乘 不二法门 四句教 四字解 哲学原理 波粒二象 伏羲文化 太极楞严浅解 三位一体 真主 真神 安拉之光 一二三四 权小佛教 权小宗教 圆实佛教 圆实宗教 圆实常化

一、佛教大小乘分与权实之别

(一)圆实佛教与权小佛教地位辩证

1.佛在《法华经•方便品》一百多处,将《法华经》说为「唯一佛乘」「真实」之教(圆实佛教);而将余一切经说为「三乘」「权小」「方便」之教(权小佛教)。

2.佛在《法华经•信解品》将《法华经》喻为「如来知见宝藏」「法王大宝」(圆实佛教),将余一切经典故作矫枉过正之说,喻为「诸法戏论之粪」(权小佛教)。

3.佛在《法华经•见宝塔品》中讲「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圆实佛教)。

4.佛在《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以十大比喻,将《法华经》称大、称高、称父、称王(圆实佛教),而将余法作小、作低、作子、作臣(权小佛教)。

5.必要说明:

(1)《楞严经》就是《法华经》,二经本同一体,此乃佛陀本旨(详见下文答辞)。

(2)《心经》乃《法华经》与《楞严经》画龙点睛之笔(见《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3)《佛说阿弥陀经》自古说为「法华秘髓」。

(4)《法华经》《楞严经》《心经》《佛说阿弥陀经》这四部经,所阐述的「一心三藏」之义,一脉相承,义理贯通(具体内容详见《四经序》),笔者将之选为「圆实佛教」代表作,作为法华行人必修经典。

(5)中宣部「学习强国」隆重推出《妙法莲华经》为佛教精品。

(6)有一部关于开国领袖的纪录片中第五集,介绍其在世研究《法华经》《心经》等经典。

6.祖师大德根据佛教大小乘分、权实之别,而将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作以下分类:

(1)人、天、声、缘、藏、通、别、圆,八大次第:

其中人、天为佛内凡教乘;声、缘为小乘圣教(亦有分声闻为小乘,缘觉为中乘,合称二乘,或统称小乘);藏、通、别、圆为大乘。总为八大次第。

(2)亦有将声闻、缘觉、佛乘(藏通别圆),说为三乘圣教。

(3)亦有将藏、通、别,说为「三乘菩萨法」「三法印」,而将圆实教乘说为「唯一佛乘」「一实相印」。

(4)亦有将八大次第中前七,一并说为「权、小教乘」,为「方便法」,为「不了义法」;第八说为「圆实佛教」「究竟法」「了义法」。

(5)千古公论「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分述一•(一)

佛说、祖说:

皆说佛教不是「权教」,更非二乘、人天之教,而是「圆教」「实教」。

笔者试说:

1.《法华》《楞严》「一心三藏」理论,乃哲学社会科学之「发展战略」!乃佛陀金口钦定「唯一佛乘」!

2.「唯一佛乘」即「圆实佛乘」,才是佛教。由其着眼宇宙本体,从有情无情、天地万法这个「战略目标」出发,刨根究底、正本清源、究竟了义、圆满真实,堪称绝对真理,堪称「有情无情、世出世间」无漏妙法。

3.「权教」不是佛教,而是「菩萨教」「入世圣教」。由其着眼有情世间社会公益、伦理文明、广结善缘、持戒律己,堪称相对真理,堪称「有情入世」妙法。

4.声、缘不是「菩萨教」,而是「小乘」「出世圣教」。由其遁世独善,堪称「有情出世间」妙法。

5.人、天乃佛门内部凡夫之教,由其行持人文道德,堪称「有情入世」善法。

6.前七教乘,要么局小于人、天福报,要么偏空于定性声闻、辟支,要么执相昧性于藏教,要么执性昧相于通教,要么性相次第于别教(「但中道义」「次第三藏」「有修有证」「回空回有」)。

前七方便,为「不了义法」。佛于《楞严经•卷三》七次申斥「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亦如《华严经》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此乃佛陀,为矫佛徒迷执「不了义法」之枉,故作「过正」「激将」之说。

虽无「实义」,虽名「魔业」,如若用之于世,一定时空之内,也能起到安定、团结、和睦、进步等积极作用。

虽有「所能」,虽有「所用」,由其不是从根解结,难免浮虚之嫌,所以不能彻底、真实解决个人修行和社会问题,易被浮躁、伪善乃至别有用心之人曲解利用,成为谋生、迷信、敛财、讹诈,乃至离间政教、精神控制、扰乱社会、祸国殃民的工具。

此从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界定权实之别、大小乘分、利钝胜劣。

(二)「圆实佛教」——十一要道、圆具化身(七身功德)、十三种识、十三种色

1.「十一要道」,铺设道场,别开生面,圆满佛法。

(1)如是我闻——开山头炮,千经标的。

(2)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诸佛通称。

(3)一心三藏——正修行路,天地总纲。

(4)一实相印——真真如性,印证万相。

(5)缘起性空——随心应量,法尔如是。

(6)不二法门——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7)双遮双照——一体两面,遮照同时。

(8)因缘果报——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9)两种授记——分真自记,圆满佛记。

(10)华开莲现——理则顿悟,乘悟并销,悟即解脱,无修无证,成佛分真。

(11)瓜熟蒂落——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千万亿劫,圆满功德,证佛极果。

2.「圆具化身」(七身功德),全性起修,循序而进,圆融佛性。

(1)「如」者,「阿」者,「空藏」「无相」也,真如本性,法身义。

此「法」,不生不灭,原来如此,故「如」。

此「身」,「阿」字发音,酷同空口,比同「空藏」;梵语音译,「阿」字表「无」,比同「无相」。

此「法」此「身」,真如性相,一无所见,却蕴却藏,森罗万象,故名「性具功德」「空如来藏」「无相之实相」。

「空」既藏「有」,「空」即「不空」——「空不空如来藏」也。

「性」具「功德」,「真」即「非真」——「无相无不相之实相」也。

(2)「是」者,「弥」者,「识藏」「识相」也,真如妙用,报身义。

此「报」,能嗅能触,见闻觉知,故「是」。

此「身」,过现未来,满十方界,故「弥」。

此「报」此「身」,识心变动,若言其「空」,「变动」不无;若言「不空」,真如心相,半见不见;概念为「空不空如来藏」「无相无不相」也。是名「识藏」,是名「识相」。

又,此「报」此「身」,法身随缘所变,「空」即「不空」,辩证为「空不空如来藏」「无相无不相之实相」也;显现由心,「不空即空」,辩证为「不空空如来藏」「相即无相之实相」——「空不空如来藏」「无相无不相之实相」也。是名「识藏」,是名「识相」。

(3)「我」者,「陀」者,「不空藏」「无不相」也,真如体相,色身义。

此「色」,形相毕真,明白无它,故「我」。

此「身」,森罗万象,俱为量化,故「陀」。

此「色」此「身」,为法身随业所现、为报身随缘所变,其空不变,是为「事造功德」「不空如来藏」「无不相之实相」。

「空」既不变,「不空」即「空」——「不空空如来藏」,即「空不空如来藏」也。

「事造功德」,源于「本具」,虽「相」实「性」,「相即无相」——「无不相无相之实相」,即「无相无不相之实相」也。

(4)「如是我」者,「阿弥陀」者,「如来藏」「一实相」也,「真真如性」,正身义。

此「正」,具「法身」「报身」「色身」,「三位一体」,故名「如是我」。

此「身」,总持四科(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而成三相续相(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故名「阿弥陀」。

此「正」此「身」,以「一实相印」,五蕴「法界真相」,即圆融「无相、无不相、无相无不相」为一体,《楞严经》说为「真真如性」。

此「正」此「身」,以「一心三藏」,五蕴「法界真理」,即圆融「空藏、不空藏、空不空藏」为一心,《楞严经》说为「真真如性」。

此「正」此「身」,非一非二,非自非他,却又即一即二,即自即他,是为「三位一体」「不二法门」。

说法至此,佛陀金口,叹为「唯一佛乘」「胜义中真胜义性」,方名「无戏论法」!

(5)「闻」者,「佛」者,「觉藏」「觉相」也,「妙真如性」,觉身义。

此「觉」,觉「正身」义,知「不二」法,「和光」佛土,明心见性,故「闻」。

此「身」,明「三藏」理,照「实相」印,「同尘」秽土,度人化世,故「佛」。

此「觉」此「身」,「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不历修证,直从文字般若,闻即解脱,证菩提智,成佛分真,亦名菩萨。

(6)「如是我闻」者,「阿弥陀佛」者,「金藏」「金相」也,「金真如性」,金身义。

此「金」,圆证「如是我」——非如非是非我,即如即是即我,随缘现如现是现我,「圆照法界」,故名「如是我闻」。

此「身」,应无所住、无所不住,住即不住、不住即住,究竟涅槃,故名「阿弥陀佛」。

此「金」此「身」,「事非顿除,因次第尽」,随缘度生,默化习气,增上品位,证涅槃德,成佛圆满,亦名「极果」。

此「金」此「身」——「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所有佛陀,皆是「阿弥陀佛」,并非仅指「西方教主」。

此「金」此「身」——「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声闻、辟支、权实诸位菩萨皆光皆佛,只在分真;唯此「金身」,为极、为尊、为诸佛王。故称佛陀。

又,所有佛土,皆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也非究竟方位,「西方」寓义日落归宿、金秋成就之理。否则,「西方」的「西方」,往生何方?(参考《龙舒净土文》「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之说)。

(7)「如来佛」者,「本末究竟」「大方广佛」也,「全真如性」,全身义。

此「全」,见之《法华经•方便品》中,十个「如是」,方得「本末究竟」、个个成佛。

此「身」,见《法华经•见宝塔品》之「此宝塔中有如来全身」,以多宝如来全身舍利,寓意法界众生共成佛道。

此「全」此「身」,十方法界,倘有一人、一物、一事、一时、一处、一丝、一毫,未证金身,就不能够称为「全身」!

怪不得,地藏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方知没有哪一尊佛不是地藏菩萨!

怪不得,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诸位古佛降世,现天身、人身、菩萨身乃至贵贱、善恶、情无情身……现一切相,度一切生!方知没有哪一尊佛不是四大菩萨!

(8)以上七身,总为「化身」,统称「化身」。有情四圣六凡、无情地水火风,无非自性变化,一化一切化,一切无非化,是故说为「圆具化身」。

此「化」,见诸《楞严经•卷二卷三》将之「四科」(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一一会归「如来藏妙真如性」。

此「身」,见诸《楞严经•卷七卷九》将之「十二类」众生(卵、胎、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互为轮转,犹于「日月薄蚀精气」,无情众生「出生国土」特别拈出。

此「化」此「身」,非一非七,即一即七,十方三世,无有一法不在其中!唯依迷悟、行持之分,而有圣凡、品位之别!

3.十三种识,对应七身功德,统一为化身。

(1)前五俱生意识——五根(眼耳鼻舌身)对五尘(色声香味触)而有俱生直觉,前五识也。

(2)第六意识——意根在前五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为知觉,或意根对法尘回忆、分别之知觉,第六识也。

(3)第七种识——亦名末那。由其「去后来先」作主人,方便说为个体位上真人;又其带真显妄,亦名半真半妄之心;再其由圣即凡,由凡返圣,又名传送识。第七识也。

(4)第八藏识——亦名阿陀那识、阿赖耶识,有说合四相无明(生相、业相、转相、现相)、总见相二分(前三相为见分、后现相为相分),揽诸种识(末那)而为藏识(种子仓库、心地、心田),故冠「八识心王」之号。又说第七识与第九识和合为第八识,亦称真妄和合之心也。又说既总见相二分,而见分为胜义心法,相分总胜义色法,似可说为法界蓝图之雏形。

前八种识,总名心识、意识、妄心、半真半妄之心,对应报身。

(5)第九真心识——无垢识,亦名白净识、净识、庵摩罗识、真如、真心、真空、空藏、本识、本性、自性、空性、佛性……性具万法,却无一丝痕迹,第九识也,对应法身。

(6)第十色识——《心经》有教「五蕴皆空」,进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依「等量代换」「三段论」形式逻辑推理,「色亦是识」也,次第说为第十识,对应色身。

(7)第十总识——色识加前九种心识,成「心、色二识」,成总十识,说为「正识」,对应「正身」。

第十总识之前,皆是方便、权宜。佛陀说为「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唯于此处,将「色」辩证为「第十识」,正悟「总十识」。「总」者,「识色空」三位一体,管你听与不听,管你知与不知,管你懂与不懂,管你信与不信,本地风光,法尔如是!故而说为「正识」。

怪不得《阿弥陀经》有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怪不得无量法界总括而为「十方三世」!原来,以「十」为圆、为满、为通,非「十」不能进大,离「十」无法分小,唯「十」左右逢源,凭「十」上下贯通;原来,以「十」者,「纵贯三世,横包沙界」,唯凭纵横交错当下一念,把握宇宙林林总总、方方面面、事事处处,立体坐标十方三世、天地万法。故而说为「正识」。

(8)第十一觉识——「佛」者、「闻」者,明悟此「十」,当下解脱,蒙佛授记「分真即佛」。是故说为「觉识」「觉身」。

(9)第十二金识——「阿弥陀佛」「如是我闻」,菩萨布教,度化众生,潜移默化中同时兼破自身习气,千万亿劫方得圆满,成佛极果。是故说为「金识」「金身」。

(10)第十三全识——「大方广佛」「如来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究竟即佛」。是故说为「全识」「全身」。

4.十三种色,对应十三种识、七身功德,统一为「圆具化身」。

(1)八种识色——对应前八识,是为报身色。

(2)第九真色——对应第九识,是为法身色。

(3)第十色——对应第十识,是为色身色。

(4)第十总色——对应总十识,是为正身色。

(5)第十一觉色——对应第十一识,是为觉身色。

(6)第十二金色——对应第十二识,是为金身色。

(7)第十三全色——对应第十三识,是为全身色。

此说依《心经》「五蕴皆空」「色空」诸句,辩证而有,如上所解。

分述一•(二)

「十一要道、七身功德、十三种识、十三种色」,直从宇宙本体揭示天地万法本根本源、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其中法身——真如本性,真心之体,「毗卢遮那」,清净灵明,湛寂绝痕;万法同一,当下即是;当下虽是,却不可见;虽不可见,智慧能知;智虽能知,口却难宣;口虽难宣,不得不宣;所宣虽非,听者能懂;听者虽懂,亦难言宣。所以者何?无所无何。本土风光,法尔如是。强词夺理,故为玄秘。虽玄虽秘,虽昧虽迷,却是真实,如理不虚。四圣六凡,情与无情,共具别具,本有本藏。世法所谓,天理冥谛。如看电影,正影之时,不见银幕,终不说言,电影即真,哪有银幕?亦如拳掌,拳时掌隐,掌时拳藏,终不说言,此拳非掌,此掌非拳。

其中报身——半真如性,智慧妙用,「卢舍那佛」,遍一切处,八识心王,随心应量,身识直觉,意识分别,末那执著,情无情界,差别迥异。

其中色身——非真如性,尘世色相,「毕竟同中,生毕竟异」「劳久发尘」「颠倒华相」「无同异中,炽然成异」。耳目身受,「三相续相」「是非锋起」(《楞严经•卷四卷五》)。圆实教乘,在相见性之「相」;通禅教乘,破妄见真之「妄」;声缘小乘,假人真人之「假」;有情凡夫,「认物为己」之「己」(《楞严经•卷一》)。

其中正身——真真如性,一心三藏,一体两面,不二法门,是即非即。 四圣六凡,情与无情,十方法界,本具本现。至于贵贱优劣、苦乐祸福,各依法、报、色三身,随缘净、染二业,「随心应量」「酬业受报」。

其中觉身——妙真如性,心性起用。「理则顿悟,乘悟并销」「发明便解脱」,成分真即佛。一切众生虽具虽蕴,唯有觉者,当下受用。

其中金身——金真如性,圆满即佛。「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悟后进修,破除习气,纯金无杂。一切众生虽具虽蕴,唯佛极果,圆满受用。

其中全身——全真如性,大方广佛。本末究竟,究竟即佛。笔者唯是,说说而已。其中妙用,非到其时,不堪其说。非临其境,何敢冒说?纵佛如来,亦有「已说今说当说」之忌,今人只说「已说今说」之事;「当说」唯待后人去说,世法、佛法共遵之理。

以上七身,一统化身,百千万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也!绝显、再显、重显、助显「七身」之义。

此从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挖掘、提炼、明确、圆融、圆通、圆满佛教门内各宗流派理念和行持规则。

圆实佛教宇宙本体论十九科门对照表

说明:

1.此依战略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将「传统佛教」的「五大洪名」——「如是我闻」「阿弥陀佛」「如来藏」「一实相印」「三身佛」;遵照法华奥典、楞严密因之旨,作「七辩证分」;并依《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之论,如法「分、化、组、合」,合理演绎为「十九科门」、「一化」=「无量化」。

2.表中之「佛」表「分真即佛」「觉悟了的人」「各级菩萨」;「佛陀」与「阿弥陀佛」表「圆满佛」「极果如来」;「大方广佛」表一切众生全部成就「圆满佛」「极果如来」。

3.按《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分析:「受想行识」为八种识心(①「受」为「眼、耳、鼻、舌、身五种俱生意识」;②「想」为第六独头意识;③「行」为第七种子意识;④「识」为第八藏识之库),据此辩证而有「空=色=识」;而有「十三种识」「十三种色」两科;而有色识、识色、性色、正色、正识诸说。

(三)圆实佛教妙用

1.《法华经•方便品》佛令行人自己授记原则:「自知当作佛」(自己给自己授记)。

2.《法华经•法师品》佛教自记标准:「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3.《法华经•法师品》佛释「自记原则」和「自记标准」的理由:佛以挖井见湿,水已不远,比喻法华行人「闻即往生」「成佛分真」。

4.《法华经》第三、第六、第八、第九等品:记述舍利弗、阿难诸佛子等,先后数起人众,依自记原则和标准向佛请记,佛皆认可,并授满记(悟后进修若干亿劫成圆满佛)。

5.《法华经》第十七品,记述行人听闻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十来分钟开示,不离板凳,成就不同果位。下起罗汉,中经菩萨诸位,上至十地、等觉菩萨。

6.《法华经》后六品(第二十三至第二十八品)多所记述,听闻一品经文,多少多少学人,不离会场,当下证果。

7.《法华经》第十二品记述龙女听闻妙法,当下成就极果如来。

8.《楞严经》末页,记述「四重、十波罗夷」重犯,瞬息就要断气下狱,「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分述一•(三)

千经万论,无量法门,谈玄说妙,道长论短,「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楞严经•卷三》)。唯有圆实佛教,纲举目张,证据确凿,让人正信、自信、自证、克期取证。

纲举,「授记」原则——「自知当作佛」(《法华经•方便品》)。

目张,「授记」标准——「一念信解,蒙佛授记」(《法华经•法师品》)。

证据,「授记」仪轨——行人自记分真之佛记,向佛请记,佛予印记,并授圆满之佛记。

确凿,「法会」功德——一场法会,或短或长,不离道场,当下证果。

正信,佛菩、诸天——若非真实,千古焉传!若人造假,天理何容?

自信,「自性」智慧——逻辑推理,自性辩证,人人皆是真理化身,本具自性智慧,只在用与不用。

自证,「当下」功德——以佛说为标准答案,以自性智慧为验证,对号入座。

此从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对照文件,对比史实,审谛心态,自证自记。当年佛陀,责问阿难:「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楞严经•卷二》)

印广法师

2022.11.12